zookeeper在读写比例为10:1时性能最佳。
每个znode上data的读写都是原子操作。
读是局部性的,即client只需要从与它相连的server上读取数据即可;而client有写请求的话,与之相连的server会通知leader,然后leader会把写操作分发给所有server。所以定要比读慢很多。
ACL不是递归的,它只针对当前节点,对子节点没有任何影响。
CreateMode
- PERSISTENT:创建后只要不删就永久存在
- EPHEMERAL:会话结束年结点自动被删除,EPHEMERAL结点不允许有子节点
- PERSISTENT_SEQUENTIAL:节点名末尾会自动追加一个10位数的单调递增的序号,同一个节点的所有子节点序号是单调递增的,且是持久化的
- EPHEMERAL_SEQUENTIAL:与前者区别为非持久化,会话结束即自动删除
Watch机制
Znode发生变化(Znode本身的增加,删除,修改,以及子Znode的变化)可以通过Watch机制通知到客户端。那么要实现Watch,就必须实现org.apache.zookeeper.Watcher接口,并且将实现类的对象传入到可以Watch的方法中。Zookeeper中所有读操作(getData(),getChildren(),exists())都可以设置Watch选项。Watch事件具有one-time trigger(一次性触发)的特性,如果Watch监视的Znode有变化,那么就会通知设置该Watch的客户端。
在上述说道的所有读操作中,如果需要Watcher,我们可以自定义Watcher,如果是Boolean型变量,当为true时,则使用系统默认的Watcher,系统默认的Watcher是在Zookeeper的构造函数中定义的Watcher。参数中Watcher为空或者false,表示不启用Wather。
在服务端用一个Map存放watcher,所以相同的watcher只会出现一次,只要watcher被调用一次,就会被删除,所以watcher是一次性的。如getData()和exists()设置的同一个watcher,调用setData()时触发调用,但getData()和exists()只会有一个接收到通知。
WatchEvent
- NodeDataChanged
- NodeDeleted
- NodeChildrenChanged
- NodeCreated
Watcher类型
Znode改变有很多种方式,例如:节点创建,节点删除,节点改变,子节点改变等等。Zookeeper维护了两个Watch列表,一个节点数据Watch列表,另一个是子节点Watch列表。getData()和exists()设置数据Watch,getChildren()设置子节点Watch。两者选其一,可以让我们根据不同的返回结果选择不同的Watch方式,getData()和exists()返回节点的内容,getChildren()返回子节点列表。因此,setData()触发内容Watch,create()触发当前节点的内容Watch或者是其父节点的子节点Watch。delete()同时触发父节点的子节点Watch和内容Watch,以及子节点的内容Watch
设置Watcher
- data watches: 观察当前节点数据变化,可通过getData() 和 exists() 设置观察者
- children watches: 观察当前节点的孩子节点变化,可通过getChildren() 设置观察者
触发Watcher
- setData() 会触发 当前节点data watcher, 即NodeDataChanged
- create() 会触发data watches和child watches,即NodeDataChanged和NodeChildrenChanged
- delete() 会触发data watches和child watches,即三种事件都会触发